亲爱的戏迷朋友们,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部豫剧中的经典之作——《刘墉下南京》。这部戏可是豫剧中的瑰宝,让人一听到名字就忍不住想一睹为快。接下来,就让我带你走进这部戏的世界,感受其中的精彩吧!
一、刘墉其人,清官典范
《刘墉下南京》的故事,围绕着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刘墉展开。刘墉,字崇如,号石庵,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,曾任吏部尚书、体仁阁大学士等职。他为人正直、清廉,深受百姓爱戴,被誉为“刘罗锅儿”。
刘墉在南京做过官,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,51岁的他被任命为江宁知府。在任期间,他为民除害,打击贪官污吏,深得民心。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,后来被改编成戏曲,成为豫剧中的经典之作。
二、剧情精彩,引人入胜
《刘墉下南京》分为五本,分别是《铡太师》、《铡西宫》、《下南京》、《会总督》、《双开铡》。下面,我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每本的剧情。
1. 《铡太师》

故事发生在刘墉之父刘统勋包打黄河完工回朝交旨途中。刘统勋在良乡县路遇恶霸童三封抢占民女金萍、银萍二姐妹,听完她们的遭遇后,收为义女代为告状。昏官却将她们打入监牢。二女进京找刘墉申冤,被太师耶律红诳进太师府,后被刘墉查出,怒铡太师耶律红。
2. 《铡西宫》

由于太师耶律红被刘墉铡了,耶律红的女儿西宫娘娘耶凤英上金殿要为父亲报仇,状告刘墉。乾隆听闻后把刘墉打进铰链宫。十大清官上金殿齐保刘墉,但乾隆不准,九千岁郭英也上金殿,用紫金锤打乾隆,乾隆无奈只得放了刘墉,命刘墉西宫去赔情。耶凤英的哥哥和其定下用毒酒害刘墉之计,刘墉到西宫后饮下毒酒昏迷,但被郭英救出。耶凤英又上金殿告刘墉吃醉酒乱西宫,乾隆和国太一起去西宫搜刘墉,没搜出刘墉。
3. 《下南京》

刘墉被贬出京城,低调到达南京。许天官之许翠屏与其表兄杨洪通奸,为了能维持长久奸情,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,这一切却被义士刘青碰巧看到了。刘墉乘坐凉纱轿大皇庙院去降香,而许翠屏为张禄出殡,不料起棺绳断了,无耐在大街上停棺,白茬棺挡住刘墉的去路。刘墉下轿查看,通过察言观色、看许翠屏的穿戴和面相认定张禄死的有冤情,大街上把棺材抢走,把许翠屏一并带回衙门。
4. 《会总督》
刘墉在南京处理了许多案件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“怒铡许翠屏”。许翠屏与杨洪通奸,为了掩盖罪行,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。刘墉在调查过程中,发现了真相,怒铡许翠屏。
5. 《双开铡》
刘墉在南京任职期间,还处理了许多其他案件,如“双开铡”等。这些案件都体现了刘墉为官清廉、为民除害的精神。
三、豫剧特色,魅力无穷
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,起源于河南省豫东地区,流传于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山东等地。豫剧以其独特的唱腔、表演形式和戏曲艺术特点,备受广大观众的喜爱。
1. 唱腔婉转悠扬
豫剧的唱腔清亮婉转,音调高昂,富有变化,极具吸引力。演员们通过唱腔,将角色的情感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
2. 表演细腻生动
豫剧表演着重于情感表达,演员通过面部表情、身体语言等手段,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3. 化妆华丽精致
豫剧的化妆华丽精致,色彩鲜艳,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。
4. 道具丰富多样
豫剧的道具丰富多样,如刀枪剑戟、桌椅板凳等,为观众